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你好坏!”不过她好喜欢。

  从得知他要出征,沈繁花领着人,用了两天时间,做了一些牛肉干牛肉酱等耐存且能补充体力的食物。另外她还准备了一些药物。

  她知道他不缺这些,但这些都是她的心意。他带上,多少都能派上点用场。

  “你一定要全须全尾,整整齐齐地回来!”沈繁花交待道。

  “放心吧。”景熙帝最后抱了一抱她。

  兵贵神速,对南昭用兵的诏书刚下不久,景熙帝留下四位顾命大臣代为处理朝政便出征在即。另外,景熙帝还特意钦点了郑国公顺宁侯一起南征。

  四位顾命大臣,沈繁花二舅高通有幸位列其中,甚至出征前景熙帝还特意单独交待了他几句话。

  偏那几句话,将他弄得有些神思不属。

  出征当日,寒风潇潇,大军旌旗猎猎。

  百姓们夹道相送,兄妹送兄长,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

  沈繁花亦披着披风站在其中,她看着那个高大威武的男人穿着整副铠甲骑在白色的骏马上,气质冷硬肃杀。

  只见景熙帝朝老百姓们挥了挥手,“要出发了,大家都家去吧。朕努力将他们都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此话一出,老百姓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两人遥遥相望,他朝她微微颔首,在呜呜的号角声响起之后,手一扬,鞭子一挥,身下的马儿便一马当先如利箭一般向外疾驰飞奔,他身后的大军立即跟上。

  大军过后,只余飞扬的尘土。

  送走了南征军,百姓们三三两两地回了。

  绿倚轻声说道,“主子,回去罢。”

  沈繁花收回远眺的视线,“那便回罢。”

  第四十六章 和离第二十四天

  景熙帝带着征南军走了, 这几日整个京城似乎都低迷了几分。

  景熙帝出征的第二天,南城豆腐坊这边来了一个老汉,提着一只布口袋, 找到了豆腐坊的管事, 说要将这一口袋约二十斤粮食捐给朝廷做军需之用。

  老汉自称姓罗,怕他们不收还是怎么地, 一个劲在絮叨,“……俺有个外甥就是南陵的, 那里是边境, 靠近南昭, 那里的百姓苦哇, 南昭人蛮不讲理,不时就会组织小股匪类到村镇去洗劫一番。更可恶的是, 有时候他们抢了还不算,拿不走的还糟蹋!皇上要打他们是对的,才打完一仗, 就敢提出让大周贵女和亲的要求,这能是安分的?”

  说着还顺便唾弃了陈安和一番, “先前安和大将军凯旋, 老汉也去了, 还以为真的解决了南昭的问题让南陵无忧了呢。想不到最后还得咱们陛下去给他收拾烂摊子, 呸!”

  说完这些, 罗老汉催促他们将布口袋的粮食收走。

  豆腐坊的副管事杜子藤挠了挠头, 有些不懂不知道怎么处理。

  罗老汉瞅他, “这粮食又不是给你的,你为难个啥?”

  这话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可是, 这事他做不了主,而且这也不归他管啊。

  在这京城地界,贵人扎堆的地方,随便揽事,搞不好就侵犯了某个人手中的权力了,这不是得罪人嘛。

  “你做不了主,就不能问问能做主的官儿吗?”罗老汉问他。

  正巧,南城豆腐坊的管事杜霂来作坊了,了解了此番经过之后,他道,“这位老大叔说得对。”

  罗老汉在一旁附和,“对吧?这位小爷脑子不够灵活,不适合干这个,有门路的话,另外谋个缺吧,或许在死板板的缺位上,能干出成绩来。”

  杜子藤看他表哥一脸赞同的模样,气结,“还能不能好好儿说话了?”他不能和一老汉计较,但表哥这看戏的模样却让他牙痒痒。

  “其实我觉得这位老大叔说得不错啊。”

  杜子藤哭笑不得,“你要不是我表哥,你这话就得罪人了你晓得不?”

  “我要不是你表哥,这话你甭想从我嘴里说出来。”

  杜子藤翻了个白眼,敢情我还得谢谢你了?

  “罗大叔,你怎么想起把粮送到咱们豆腐坊来了?真想捐赠粮食可以去衙门的。”杜霂问。虽然衙门现在也没有专门的人收这个,但毕竟去那里比较正式不是吗?

  罗老汉罢罢手,“就这点粮食,不必惊动衙门了……”

  杜霂哭笑不得,这老汉不知道他把粮食送到他们这来,最终还是得惊动衙门的啊。接着,在罗老汉的絮絮叨叨中,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这罗老汉会对他们这豆腐坊那么情有独衷,愿意将省下来的珍贵的粮食送来他们这了。

  这还是他表弟的锅,这家伙曾在喝醉时和友人吐露过豆腐坊建立的初衷以及以物换换物的目的,这些醉言醉语被他友人传了出去。

  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拿粮食到豆腐坊来换豆制品,豆腐坊将换来的粮食都收集到一处,以待将来赈济灾民。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说是等来年,年景好些的时候,不管是豆腐还是豆酱豆豉等物,都会免费将做法教给民众,好教老百姓们的餐桌上多添一两道吃食。

  这些话,被杜子藤的朋友传了出去,有人信有人不信,但相信的人还是蛮多的。

  有消息灵通的,晓得今年好些地方因大旱而收成不好,往更深处想,那些百姓们的存粮怕是吃不到夏粮下来了,有些可能冬天或者春天就得断炊。对这传言就信了七八分。

  至于后面的消息,许多人觉得不可能的同时,心里还是忍不住相信的。这豆腐坊就是独门生意,有多来钱,不用说都知道。官府那边犯不着用这等手段来招揽生意。

  此后,豆腐坊的生意就更好了,老百姓们去换豆制品时宁可多给,也不讨价还价。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杜霂看了一眼粮食,不由得问,“老大叔今天家里收成可还行?米粮可还够吃?”

  罗老汉罢罢手,也没瞒着,“不好不好,要是收成好,老汉指定不捐那么少。但是不管我们在家怎么难,别让我们皇上和我们的将士出征时流血流泪还吃不饱肚子。”说到后面,他高昂的声音已转为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