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偏明贵妃不与之同流,明贵妃娘家差些儿,父母都不是大梁人,她打小寒酸,如今一朝飞上枝头,岂肯省俭。故而琼华殿的门上挂的是一副珍珠帘子,皆是南洋所产的金珠,颗颗滚圆饱满,色泽纯正,单这一副帘子,便需耗费上万之资。

  明贵妃穿了红地联珠纹大袖,头戴高冠,右侧插了支点翠凤钗,两鬓又各压两枚花钿,看上去并没有宠妃的凌厉之感,反而让人觉得温和宁静。此时她正微微侧着头听身边的女眷说话。

  赵皇后则是坐在上首,见沈意秐与意秾进来,便面露喜色,将沈意秐拉到自己身侧,对太后笑道:“母后瞧瞧,我这外甥女儿长得好不好,我只恨怎么竟不是我生出来的!”

  皇后都开口了,周围的夫人哪一个不是人精,自然纷纷称赞沈意秐才貌皆备、品行端方。

  太后对沈意秐伸出手,面露慈爱的笑道:“到老身这里来,也难怪你姨母这般疼你,连自己的亲侄女都靠后了。”

  旁边的赵姝闻言立时就变了脸色,她最是个直性子,当即就要翻脸了,她娘云阳长公主给她递了个眼色,她才跺一跺脚,强自按捺下来。

  沈意秐并无羞涩忸怩之态,先上前给太后见过礼,才含笑大方道:“我娘每次见到姝表妹也总是这样说,唉声叹气的只恨她没有大舅母那样好的福气,能有个姝表妹这样的女儿。”她的大舅母自然就是云阳长公主。

  一句话既奉承了云阳长公主又捧了赵姝,赵姝听沈意秐夸她,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又换上了笑意。

  云阳长公主端稳的笑道:“姝姐儿若是能你有的一半儿,我也就放心了。”口中不住的称赞沈意秐,心里同时也暗暗点头,只道沈意秐年纪不大,这份沉稳和聪慧确然难得。

  然后才目光含冷的看了眼太后,牵起嘴角笑了笑。云阳长公主是先帝淑妃所生,淑妃与先帝自小便是青梅竹马,若不是为了拉拢太后娘家势力,先帝也不会立她为后,且云阳长公主又是先帝长女,自然是极受宠爱,云阳长公主性子骄纵,向来不将太后放在眼里。太后与淑妃斗了一辈子,与云阳长公主的关系自然不会太好。

  挑起这话头儿的赵皇后难免有些尴尬,太后却是面色如常,连眼角的笑容都未变过,又赞了旁边的意秾跟赵姝,便让她们自己去玩儿了。

  这宫掖中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谁与谁是一派也实难说得清,倒是明贵妃仿若置身事外一般,意秾只觉得这位明贵妃定然是个极聪慧之人,这宫中的女人不论如何的互相笼络、互别苗头,她只抓住今上一人的心,便是胜者。

  初一朝会有个习俗,便是为贺新年而投刺。

  众人都拣了竹篾儿,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写上一两句恭贺新禧之语,再交给要谒见的人,这便是刺,也可叫名帖。互相投刺,并不拘泥于男女,明面上是贺年,实则也有倾慕对方的意思。

  这些竹篾儿内造处早就置备好了,竹篾儿的形状大小并不相同,正方,浑圆,甚至还有柳叶状,梅花状,鱼儿状。小姑娘来挑拣的时候都尽赶着选形状新奇好看的,都选完了,便自各坐下来拿纂刀刻字。

  意秾上辈子是将竹篾儿悄悄送给了季恒了,她还记得她那时刻的是:眉间露一丝。这已经是她所能写下的最露-骨的相思之语了。

  不过这一世她自然不会再送给季恒,她将自己名字刻好便装在了荷包里,只等着回家后给她二哥算了。

  赵姝是挨着沈意秐坐的,她自己刻完了,就闹着要看沈意秐的,众人自然便将目光都集中到了沈意秐身上,沈意秐正是到了说亲的时候,她将竹篾儿送给谁,可不就是表露了心意了么。

  季悦也凑过来瞧,沈意秐丝毫也不羞臊,含笑道:“我是要送给太后娘娘的。”

  季悦没听到八卦,立即就失望的“啊!”了一声,“啊”完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吐吐舌头,冲一直伺候在一旁的两位尚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过沈意秐要送给太后,大家倒觉得情理之中似的,沈意秐一直以端庄娴静为要,怎么可能在这种公开的场合表露自己对哪个男子有意。

  ☆、第16章 拙劣计

  赵姝是不顾忌这些的,本朝一直就有这样的传统,便是主动赠于男子,也不会被人说成不矜持,况且她娘云阳长公主已经开始为她说亲了,是靖阳侯嫡长子吴晏,两家已经算是说定,只等赵姝今年及笄过后便定亲。

  赵姝与吴晏是自小相识,吴晏长得好,敷粉玉面,是典型的世家培养起来的佳儿郎,中过秀才,虽没有再往上考,但他是能承爵的,倒也无碍。赵姝显然是动了心的,她微微红着脸到湖畔将竹篾儿送给了吴晏。

  她回来时虽强自镇定,可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一众小娘子便嘻嘻哈哈笑开了,有赵姝热了场,接下来大家也都放开不少,纷纷将手里的竹篾儿送了出去。

  意秾一直坐着没动,沈意秐目光闪了闪,脸上的笑意便更盛了些。

  接下来入席后,还要先进几盏椒柏酒,便是意秾她们这些小娘子也不例外,是以祈祝长寿之意。

  宫中内制的椒柏酒尤为清香芬芳,小姑娘们翠袖半拢,手执玉盏,语笑倩盼,单这情形让人远远瞧了都甚觉赏心悦目。

  宴席行进到一半时,天上竟落了雪,并不大,纷纷扬扬洒落下来。

  初一落雪,是极好的兆头,今上十分高兴,连酒都多饮了几杯,饮到尽兴处,还命人备了纸笔,即兴泼墨赏赐诸臣。

  今上文采斐然,诗画皆自成一体,文笔风流细腻,即便不落款,拿出去随便一幅也能值上千金。

  大庆殿中还有诸位外邦使节,今上一时生出了显摆之意,朗笑着对众人自夸,“本朝男儿博学多才,女子于才华之上亦不遑多让!”说着便要让人去偏殿叫两位小娘子过来作上几首诗。

  这等大大露脸的机会,赵皇后自然忙不迭就将沈意秐推了出来,沈意秐的诗也确实作的好,立意高新,意境浑厚,偏又带着些女子特有的妩媚之情。

  今上是让叫来两人的,赵皇后已经选了一个自家外甥女,若再让赵姝也去私心就太明显了,况且赵姝的水平也实难担此大任。故而另一个人选,赵皇后是听从了白女官的建议。

  在偏殿坐席的小娘子们都是一脸惊讶,连意秾也觉得微微诧异,赵皇后选的另一个人竟是杨清持。

  杨清持家世一般,此番若能在大庆殿中当着今上的面作出令人称赞的诗来,此后这名声可就绝对显出来了。日后便是说亲之时,有了这么一桩事,也能使她的身价抬高一大截。

  沈意秐毕竟是赵皇后的外甥女,且身份高贵,本人又素有才名,所以对沈意秐大家除了羡慕倒也没能如何,不过对杨清持竟能如此大出风头,就显得嫉妒更多一些了。

  季悦就是第一个出言讽刺的,“若不是她娘来求了我祖母,她才没资格进宫来呢!”

  意秾讶然,“杨家姐姐与你家是亲戚?”

  其实这样贸然相问,多少是有些无礼的,不过意秾实在是太过惊讶,她重活一世,竟从未听说过此事。

  季悦甩给她一个“不爱搭理你”的眼神,不耐烦道:“谁家还没有几个穷亲戚呢!”

  意秾对这个杨清持实在是不熟悉,只记得她后来是嫁得极好的,上辈子她在大庆殿中作了一首诗名为《国在》,赢得满堂喝彩,将沈意秐都比了下去,一时间京中人相传诵。不过她为人低调,又不爱言语,总之意秾是没怎么关注过她的。如今意秾只是觉得杨清持既是成国公府的亲戚,却从未攀附过成国公府,委实让人高看不少。

  等沈意秐与杨清持去了大庆殿,偏殿里的小娘子们也不想冷冷清清落了下乘,便有人主张要行令,总归是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又热闹又有趣。

  因外头刚落了雪,行的令便要以雪为开头。

  意秾并不想玩儿,便起身给别人腾出了位置。

  外面雪下得好,她系上鹤氅,命彤鱼提着熏炉,便迎雪去了园中的梅岗。宫中的亭台楼榭自不是她们国公府能比的,单一个梅岗便能赶上定国公府的一个园子大了,梅岗中种了许多红梅,此时傲雪盛放,别有一番风姿。

  梅岗中来赏雪观梅的小娘子也不少,大都是穿着或大红羽缎或大红白毛出锋的大氅,趁着雪与梅,一动一静皆是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