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3章(1 / 2)





  说曹操,曹操到。

  看来真的不能背后论人是非。

  双方迎头遇上,难免要打招呼。慧嫔简单问了两句,安王回说要去承乾宫请安。

  他看了妙懿一眼,笑说:“二皇嫂今日入宫可是来见太后的?”

  妙懿没心思和他打交道,不过场面话敷衍了两句。安王似察觉不到她的冷淡,直道:“贵妃娘娘上回还同孤王提到过二皇嫂,不知二皇嫂可去过了承乾宫?”

  妙懿抿唇含笑道:“听说安王妃此刻正在宫中。”她又将慧嫔方才告诉她安王妃已有身孕的消息说了一遍,又说:“恭喜殿下了。”

  安王显然事先并不知道,乍然从旁人口中得知,不觉诧异:“此事当真?”

  慧嫔奇道:“原来殿下竟不知道吗?”

  安王摇了摇头,匆匆同二人告别,朝承乾宫赶去。

  望着他的背影,妙懿微微一笑,道:“看来安王府真是个神秘的地方,几位主子互相之间都瞒得滴水不露。”

  慧嫔蹙眉道:“当初贵妃娘娘就该劝住陛下,不要将沙罗公主指给安王。须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当时可是好处摆在面前,不要白不要。只可惜沈牡丹也不是什么都听从她姑母安排的木偶。本来应是一副心肠,却平白弄成了两样。”说到此处,妙懿方忆及前言,追问道:“姐姐方才的话还未说完,您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流言呢?那件劫案同安王府又有什么关系呢?”

  慧嫔想了想,道:“那位被劫的皇商千金就这样失去了踪迹,但是有人传说,曾在安王府中见过这位小姐。”

  “安王府?”妙懿不解,“王府门禁森严,岂是一般人可以窥探的?而且旁人又怎会知道那位被劫的小姐在安王府内呢?”

  慧嫔笑道:“所以说流言终究是流言罢了。”

  妙懿思忖片刻,笑道:“姐姐就不要让小妹猜迷了。”

  “你怎知是迷?”慧嫔神秘一笑,道:“官场之中互相倾辄也远非一日了,这件事我曾细细思量过,安王同此事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那日乡绅在京郊被劫,恰好安王就在兵营之中。”

  “原来如此。”

  “那一年,安王平定匪患后回京,因有兵将交接一事,遂滞留在京郊兵营一段时间。如果深思细想,似有含沙射影之嫌。”

  慧嫔边说边步出回廊,走下台阶,忽然发现妙懿不见了,扭头一看,却见她仍立在原地,眉头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妹妹可是想到了什么?”

  夕阳下的大明宫被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柔光,慧嫔的宫女远远的随行在后,几乎只能在偶一回头间窥见葱茏树木后淡绿色宫裙的一角轻轻一扬。妙懿缓缓从廊檐下的暗处走出,同慧嫔说了一句什么,那声音比燕子的呢喃声大不了多少。

  她说:“姐姐也许忘了,那一年和安王同在京郊兵营的,还有我。”

  ☆、第170章 心事成

  直到妙懿回到王府之后,她仍然忘不了慧嫔当时的表情。

  她甚至后悔对慧嫔透露了这个真相,尽管她相信慧嫔的人品。

  至于安王府的姬妾如何如何,有人如何的含沙射影,居心不良,应该都同她没有任何关系。最多也就是安王治下不良,强抢民女罢了。而且又是多年前的事情,即便追究也未必有证据。实在闹得大了,也可以将事情全部推到劫匪身上,同安王又有何干系?

  至少此事同她没什么关系,顶多就是巧合罢了。

  回想那一年发生的事,妙懿只觉头痛欲裂。

  那时安王带兵平叛,祸首萧家大公子萧明拓从密道中逃脱,几经逃亡,最终被判变的部下砍下人头,惨死于衡江畔。

  京中的豫国公府似乎早就得到了消息,萧明达带着一家老小,连带着鲁阳郡主在内,全都在一夜之间消失,不知所踪。而在混乱中和妙懿分开的萧明钰则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下落不明。

  而妙懿自己也付出了将近三年的代价。她被困后宫,以青灯古佛为伴。一场弥天大祸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缓缓流淌出了世人的视线。

  似乎一切都没变,似乎一切都变了。

  她下意识的去抚腕上的玉环,却一下摸了个空,这才想起她已有一阵子没有戴了。她呆了一呆,终于长长的叹了口气。

  桌上的茶水从热变温,妙懿抿了一小口就搁下了了。刚欲唤怀珠换上热茶,就见房门一开,怀珠气哼哼的走了进来。

  妙懿见她面色不善,就只有事,遂问:“这一日我不在,可是谁又闹了?”

  “还不是那两个不省心的!”

  妙懿见她火气不小,想逗逗她,便打趣道:“好了姑奶奶,咱们府里这些人谁不凭你收拾调理,何必动这么大的火气?”

  要说她这次回来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治下较严——也不得已,不严便无人服气。谁叫她曾有过一阵子不在府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个个都翻了天了。

  怀珠噘嘴道:“那些下人都是看主子的眼色行事。我哪里管得了主子间的事呢?”说着,立在一旁生闷气。

  妙懿忍不住笑道:“凭她们闹去吧,府里又不是没有规矩。等他们闹得大了,我也能好好整治一番。”

  怀珠闻言,眼前一亮。她凑近妙懿,一脸期待的道:“小姐,莫非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整那两个无法无天的不成?”

  妙懿缓缓道:“那要看她们究竟闹到什么地步。”

  “鲁姑娘到了。”

  守门的小丫鬟打了帘子,鲁绣月莲步纤纤迈过门槛,扑面的清凉感顿时将一路的暑热驱散。她微微抬眸,已瞧见一片锦绣之中坐着两位丽人。

  正中上坐一女子,身穿家常衣裳,发髻上只簪了两支碧玉发簪。虽无过多装饰,却光彩照人,顾盼间带着天然的魅惑。其容色纵然身为女子见了也要眼红心热。

  鲁绣月不敢多看,偷眼去瞧坐在左边上首的女子。虽也是美人,但同上座那名女子相比,这位却差了许多。鲁绣月羽睫轻垂,迅速在心中掂量了一下自己和此女的差距,倒也不分伯仲。况那人虽早早生有一子,可那孩子并不得瑞王的心。如今更有了天姿国色的瑞王妃在,恐怕秦侧妃今后也就那样了。

  鲁绣月思索间已蹲下身去请安,瑞王妃和蔼的道:“快请坐吧。怀珠,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