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章(1 / 2)





  妙懿想起了顾淑蓉的话,再看沈牡丹时,总觉得她近来望向自己的眼神有些深意。

  莫非她知道了些什么?

  “二皇嫂看着我做什么,可是我的妆花了?”沈牡丹问。

  妙懿笑着摇了摇头,“让弟妹受惊了,改日定上门道谢。”

  “那倒不必,都是一家人。”

  ……

  二人在这边你来我往的比着客气,再说东芳公主自赶来后就一直抓着御医询问安王的伤势,还威胁说:“你可检查仔细了?若殿下有个什么好歹,你可要小心你的脑袋!”

  年迈的御医显见是久经沙场,已被此话威胁过无数回了,连皇帝的威胁他都已经听习惯了,自然也不会将一个小小王妃放在眼里。但是被抓着衣领太难受,于是干脆放大招,一通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扯下来,直接将不谙中文精髓的东芳公主给听晕了。

  安王反倒被丢到一边无人过问,耳边全是嗡嗡嘤嘤的说话声,直吵得脑仁都疼,于是干脆赌气站起身来,冷淡的说道:“孤已经无事了,我们回帐篷再说吧。”

  妙懿和唐灵璧相送,安王冷淡的点点头,带着两名王妃走了。

  等确定唐灵璧的伤只要按时换药就会没事之后,妙懿便让人先将她送回瑞王府。

  唐灵璧期初还不肯,逞强说:“我没事,你瞧,我还能骑马呢。”

  妙懿冷着脸:“母亲若是知道了,你可知会有什么后果?今后你再想出来可就不能够了。”

  吓唬了一通之后,灵璧立刻就蔫了,乖乖的听话爬上了马车,再三嘱咐妙懿可别忘了让白慕襄带人抓些野味回去。她打不成猎,就算回去在院子里架火烤兔肉吃也好。

  妙懿想起从前灵璧第一次送回礼给她时送得就是弹弓,不觉叹了口气。养这样一个女儿,许夫人也是挺不容易的。

  不过现在这个麻烦已经是她的了。

  等妙懿再回到帐中,只见华珣已经回来了,正在那里等她,于是笑盈盈的走过去问:“可吃过饭了没有?”

  华珣拉过她的手,将她抱在腿上,箍在怀中,笑着凑到她的耳畔说道:“你猜猜陛下今日叫我去做什么?”

  妙懿轻轻摇头,耳上明珠微闪,华珣的唇在她的耳廓处厮磨,热气带着他身上的檀木香味在她耳侧萦绕,霎时便在她的颊边蒸出了两朵云霞。

  男子的气息渐渐变得浓烈起来,妙懿只觉浑身酥软成一团,完全没有力气抗拒。

  她将小手抵在对方的胸口上,每当这个时候,她都有些不知所措。她不知该是退是进,只能任由对方摆布。

  仿佛一叶孤舟行在暗夜的海面,等待星辰的出现为她指引方向,却又怕会被海水吞噬。

  衣服被重重拉开,妙懿感觉到他的手指钻进她的里衣,在她的身上游移,肌肤相触的战栗感令她猛然清醒过来,忙轻轻推开他,问道:“陛下同您说了些什么?”

  华珣的手稍微停顿了一下,含混的嘟囔了一句什么,抬头时的眼神中似乎还带了些许委屈。

  妙懿又问了一遍,华珣方才缓缓说道:“父皇让我帮忙分管户部的事情,说要让我历练一下,将来好为朝廷出一份力。”

  妙懿见他虽是笑着,但眉梢眼角处却都带着一股锐气,知道这是遂了他的心意的。

  龙潜深海,只是在为一朝出渊积蓄力量。他将心事掩藏得那么深,令人看不清楚,仿如云山雾罩一般,唯有拨开云翳才能初露端倪。妙懿在他身边这么久,却罕见他这般失态,不过也验证了她一直以来的猜测。

  ——他的心,一直在帝位上,或许从未断绝过。

  “怎么,妙儿不替为夫高兴吗?”

  妙懿将头靠在他的肩上,瓮声瓮气的道:“确实不高兴。殿下有了这份差事之后,恐怕就更没空陪着妾了。”

  满满地都是小儿女的委屈。

  华珣笑了起来,胸腔微微震动着,“原来是埋怨我冷落了王妃,该死该死。今后我定多抽出些时间陪着就是了。”

  妙懿在他膝上扭了两下,娇声道:“那殿下可不许食言。”

  “怎会?”

  妙懿笑了笑,只当他说得是真话。她曾见过为了公务,食寝难顾的父亲;见过在外征战,多年与妻女分离的唐将军。为了理想,为了家势,那么一点点的儿女小意又算得了什么?为了大业,这些小事就该靠边,否则便是不识大体,惹人笑话。

  妙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稍许的失望,可能是前面有太多的前车之鉴,连幻想的余地都难留给她。

  她贪恋的那一丝岁月静好,也许终究是要失去了。

  但既然他觉得开心,那么她也不会令他觉得扫兴。

  “不如趁着秋景正好,我们回去之后邀请些亲近的宾客来府里头热闹一番可好?就名‘秋实宴’,吃的就是今日打来的野味,再配上咱们府里自己结的果子,将睢园的珍奇菊花搬来几盆赏玩,再配上几坛酒窖里的陈年美酒,咱们好好热闹上一日,如何?”

  华珣想了想,点头说:“这个提议甚好,那我就把大皇兄和两位皇弟请来。我听慕襄说三弟和四弟为了救你姐姐都出了力,咱们正好一并都谢过。大皇兄就住在咱们对面,不请不好。”

  妙懿道:“这是应该的。只是该备些礼物亲自登门谢过才是。”

  华珣道:“谢礼是要送的,但只派人送过去就是,人去多了反而不美。”

  妙懿一寻思也是,如今的唐家还是避些嫌疑得好。

  随着日头偏西,秋猎也进行到了尾声。在查点猎物数量的时候,以排行在四的康王为最,其猎物中更有一只体格庞大的猛虎,其余鹿兔狐狸等也不少。安王排中间,猎物中的一只黑熊格外引人注目。福王和瑞王排在最末,但瑞王用一只箭同时射中了两只在空中抢夺食物的鹰,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皇帝一一看过儿子们的猎物,哈哈笑道:“都好,都好!记得瑞王小时候最爱骑射,如今也不减当年的,反而更胜一筹。”

  一旁的大臣说道:“夺下多亏陛下赐了一个好封号给瑞王殿下,以祥瑞为号,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之意,大吉大吉呀!”

  皇帝得意道:“这也是借了太后的寿,为朕几个儿子拟了封号。福、瑞、安、康,都是绝好的兆头,将来天下还要靠他们这一辈人来守。”

  众臣子山呼万岁,贺四位皇子封王,贺江山永享太平。周围已架起了篝火,美酒盛宴摆上,共贺升平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