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1 / 2)





  说着,松开唐灵璧的手,率先迈步进入房中。见王嬛君依旧面带笑容,心中暗自佩服其涵养心胸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顾淑蓉正说着她与几位小姐比投壶的事:“……就算她们耍赖,要求重投一回,最后还是我赢了呢。嬛姐姐,和小人打交道就要狠狠的整治她们,不能让他们将尾巴都翘上天去。”

  妙懿趁着说话的空当,道:“时候不早了,老太太临走时还嘱咐咱们被回去太迟了,打扰了主人家。顾家姐姐同我一起去寻凤姐姐吧,咱们一块回去。”

  顾淑蓉瞪了妙懿一眼,缓缓道:“我看不必了,反正咱们也不是一路来的,何必假惺惺的一路回去。怎么,现在你知道怕了,想把你做的那些龌龊事一笔勾销,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是吗?呸,想得美。”

  妙懿微微蹙眉,道:“妹妹但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给姐姐赔个不是。纵使姐姐有怨气,咱们回去私下说就是了,何必在此扰了唐小姐的好日子。”

  这时,一直装死的师灵芸忽然站起身来,嚷嚷道:“是呀,天色不早了,嬛姐姐不是要和我结伴回去吗。”说着,挤眉弄眼的朝王嬛君使眼色。嬛君忍住笑,应声道:“也好。”

  这时,唐灵璧走了进来,冷声道:“也不知道是谁,没被邀请就混进来了,还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要我说,你来了就来了,收敛些也没人会留意你,何必弄得众人皆知,自己闹个没脸呢?”

  师灵芸忽然来了精神,古怪的打量了顾淑蓉一眼,自言自语道:“原来还真没请她呀,我说呢。”

  顾淑蓉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狠狠咬着牙关,梗着脖子,红着眼睛看了唐灵璧一眼,紧接着,她跑了出去。

  “小姐慢些。”云霜暗瞪了怀珠一眼,赶忙追了出去。

  “嗳,可算是走了。”师灵芸舒了一口气,拉着王嬛君同灵璧告别离去。

  现在屋中只剩下灵璧和妙懿二人了。

  灵璧皱眉问道:“你在张家是不是经常被顾淑蓉欺负?”

  妙懿笑了笑,道:“怎么会。有姑母在,有老太太在,谁还敢给我脸色看不成?”

  “那倒未必。”灵璧显然是不信,她在府外都这么嚣张,仗着伯爵府的名头就敢到处欺负人,难倒在家里就能好了?

  “你不说我也能猜得到。张家几个女孩子没一个待见她的,连外人都能看出她们不亲密。而且我听说她还有三四个庶妹,却从未见一个出来走动过,总不会个个都体弱多病吧。连庶妹都这样苛待,顾家如何也可见一斑了。”

  妙懿道:“多谢你为我担心了。”说实话,能真心为她说话,为她打抱不平的人,估计也就只有眼前这位姑娘了。可她接近她的目的却并非那么单纯。

  多多少少的,她都觉有些愧疚。

  ☆、第22章 郝府门内媚影成双

  那日临走的时候,唐灵璧拉着妙懿道:“家里平日就我一个人,你有空来陪我住几日可好?”

  妙懿踌躇了一下,说会同姑母商量。

  看在将军府的面子上,想必姑母应该是乐意的。

  可是接下来,唐灵壁又邀请她到女学一同念书。对于这个要求,妙懿也只能婉言谢绝了,假说姑母也曾提及过,但她父丧未过,又不惯见外人,暂时还没有打算。以她现在的处境,想要姑母利用伯爵府的关系将她送入女学读书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她来京城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自己读书。

  弟弟梁妙光的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她心里一直在惦着拜托郝大人办的事。上次与郝夫人会面已是许久之前了,她一直在等待着确切的回音。只要一收到信,她就立刻送信回去,让母亲送光哥儿速来京城,这样就算初战告捷,她也可以功成身退,搬出去与母亲同住了。

  事不宜迟,就在寿宴过后的第三日,妙懿再次同梁氏申请出府。这一次,她要直接去郝大人府上拜会。

  各色礼物备下了不少,妙懿同梁氏说是要去见母亲的一位远亲太太,梁氏也没多问,只叫人备下马车送她过去。

  郝宅坐落在灯笼胡同,与伯爵府正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三进的院子,不似伯爵府气派阔敞,不过院中多植芭蕉修竹,也别有一番风雅趣味。

  一时被管家娘子迎入了后宅花厅内,毕竟已经见过一面了,郝夫人这次见她少了些生疏,多了些亲热。又听说妙懿是从伯爵府直接过来的,她的堂姑母就是伯爵府的三太太,当时略有些惊讶,但是待妙懿更加亲热了些,命人去端上好的果点不说,还遣人去请小姐们过来相陪。

  妙懿忙道:“不必麻烦姐姐们了,待我拜会了郝大人立刻就走。”

  郝夫人道:“这个不巧了,你伯父正在歇午觉,等他醒了自会请你过去的。”

  身为国子学录事,郝孝廉十分注重养生,不论多忙,午间都一定会小睡一会养神。因为路远,车夫对路途也不算熟悉,在路上耽搁了些功夫,等将妙懿送到地方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

  不多时,只听得环佩叮当,侍女们簇拥着小姐来了。郝竹清依旧是上次见到时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见了妙懿,互相行了礼,淡淡说了句:“梁妹妹似胖了些。”便自顾自的坐下了。

  妙懿对她讲话的方式已经习以为常了,也不在意,笑道:“是呢,京城好吃的东西太多,难免贪了些嘴,惭愧,惭愧。”

  郝夫人见少了个人,蹙眉问道:“媚姐儿怎么没来?”

  一名仆妇连忙答道:“二小姐身子不适,特向夫人告假。”

  郝夫人没说什么,挥挥手就让人下去了。

  原来,这个郝媚儿原本是郝大人弟弟的女儿,因为弟弟弟妹双双染病离世,便将其接到家中养育,府中下人都称其为二小姐。

  时间无话便长,有话便短,郝夫人问了妙懿一些伯爵府里的事,听说张太君身体还好,不由双手合十,念了声佛,笑道:“多少年前我也曾有幸与老太君见过一回面,如今听说她身体康健,我听了心中也欢喜。对了,他们家大小姐年纪应该不小了,快要出阁了吧?”

  妙懿道:“已经定下了,年末就过门。”

  郝夫人笑道:“哦,赵家这是想赶着明年得个胖小子呢。”

  然后又问起了妙懿的姑母,以及府里头二太太、四太太、五太太等人的近况,妙懿一一说起,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郝夫人刚问到张家大公子可曾定下亲事时,门外进来人禀报说郝大人忽然有事要出门去,恐怕得晚些回来,让夫人留梁小姐用饭,先不必等他了。

  妙懿略有些失望,她出来一趟并不容易,谁知道姑母下次还会不会允许她出门。郝夫人命人去准备席面,又怕妙懿闷得慌,再三说让女儿郝竹清先陪她去院子里走走,散散心,小姊妹也好沟通一下感情。

  郝竹清一脸的无所谓,带着妙懿逛了一会,先是出了院子往前面走,绕来绕去,眼瞧着快到二门了。妙懿迟疑了一下,说不如回去吧。

  郝竹清目不斜视的道:“不单是你,我自己也想逛一逛。都说客随主便,你也不好拒绝不是。”

  妙懿听了只觉哭笑不得,心说郝夫人看起来很正常,怎么偏偏养出一个性子如此古怪的女儿来,却也只得陪着她继续走。

  过了月洞门是一座不大的花园,一眼就能看到头。穿过中间的水塘,再往前走,出了对面的月洞门左转就是郝大人的书房了。郝竹清忽然停下了脚步,但见太湖石畔,芍药栏边,一名艳质女郎倚栏而立。她身穿青织金衫儿,下着五彩月华裙,脸儿堪比三春之桃,纤腰不盈一握,一双娇眼正自左顾右盼,似乎在等着什么人。一名翠衣丫鬟立在她身后两步之外,手里拿着水红缎子披风,垂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