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太玄剑气(1 / 2)





  那本《侠客行》,开篇正是李白亲笔所写的诗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但在第一页之后,却用特殊字体,一页一个字,又将这首诗写了一遍。

  这些字,每一个都蕴含着武道至理,看似笔画奇怪,却另有一番韵味,且浑然天成不显得丝毫突兀。如果是不会武功的人看,这就是一篇纯粹的书法艺术,但在习武之人看来,这却是一本武功秘籍。

  没有具体招式,也没有内力运行路线,但观看者,却能够从里面领悟出任何武学。

  因为大道至简,一切武学,都被涵盖在了其中。

  “这是不是石破天练成的‘太玄经’呢?”杨浩在心里想。

  但很快,他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测,因为太玄经是刻在石壁上的,而且雕刻者另有其人,并非李白原著。要是在看到这本《侠客行》之前,杨浩也认为太玄经是别人假借李白诗句,所留下的武功。

  但是现在,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太玄经》只是别人从《侠客行》里领悟的武学。

  或许它很接近《侠客行》,本质上却完全不同。

  因为类型不一样,以杨浩的武学修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侠客行》是超越了普通武功的“神通”级别武学,甚至超越神通,到达了“武道”的层次。

  但它却非佛门武功,也不是道家武学,更不是《太玄经》那种纯粹的武功。

  这是杨浩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儒家武学!

  在金书里,原著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佛法、道法,列如扫地僧说佛门武功要以佛学为根基,黄裳的《九阴真经》领悟自道藏等等。

  总而言之,但凡最顶尖的高手,基本上都兼修佛法或者道法。

  这也算是一种隐藏的设定了。

  而儒家,作为跟道、佛等同,甚至将二者压制两千余年的庞然大物,有没有武功呢?

  当然有!

  孔子的君子六艺,就包括了骑射,孔子本人甚至终生剑不离身,要说不会武功怎么可能?

  事实上,在早期还没有变质的儒家里,剑是一个读书人的标配!

  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执笔定乾坤——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华夏文明炎黄子孙里真正的精英,士农工商“四民”排在第一位的“士”!

  至于宋、元、明、清时期已经变质的读书人,除了会放嘴炮以外,基本上都没什么真本事。

  他们只是个识字的人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士!

  跟这四个朝代完全不一样,盛唐时期的文人,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士”,不仅文采风流,而且能骑马,能射箭,会使剑法,绝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也不是百无一用,因为君子六艺里有“数术”,算账都比一般人厉害。

  如果不是能人所不能,怎么能叫做士?

  能人所不能,又怎么会百无一用?

  或许整体文人的武功都不高,因为他们要做学问,要治理天下,没那个功夫练武,但其中个别人,武功却绝对不比江湖上的高手差,李白就是其中典型。

  在真实历史上,他是唐朝文采第一,武功第二之人。

  论剑术,仅次于“剑圣”裴旻。

  但这是金书世界,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小说《侠客行》影响,李白的剑法从唐朝第二,变成了第一。而裴旻,他的剑法依旧高超,却也只跟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武学同层次,并没有触碰到“神通”。

  可这《侠客行》不一样,这是儒家武学,也直达神通。

  它跟少林武功、逍遥神功同层次,甚至因为武功中带有艺术,蕴含文采,价值远在那两者之上,收录后的书点高达“十万”,是杨浩见过的武功秘籍里,最高的,没有之一。

  纵观书馆所有藏书,也只有《孔子》原本,价值跟其相当。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武学价值,而是结合了名气、文采等东西之后,而生成的最终价值。

  单纯的武功,价值只有一万。

  但就算如此,这也是天龙世界所有武学里,最高的。

  “也不知道这武功,会有多厉害呢?”杨浩心里想着,看开秘籍,想要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