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她忙起身,收拾停当,出门就想去往谢明时所住的屋子。然而,才走了几步,身后就传来红菱的声音:“谢小姐,陆大人请您到议事堂去。”

  谢如冰无法,只得跟着过去了。

  到了议事堂,里头已是坐了好些人。红菱带着谢如冰,坐在屏风之后,低声道:“大人吩咐,您且听一听他们的话。查账核对时或许用得上。”

  谢如冰点头,认真去听堂中议事。

  黄河下游在建元帝时曾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自那以后,为治理黄河,建元帝设有巡河御史,下设龙门、孟津、桃花峪、风陵渡、胶东等五处河道督工。巡河御史的治所就在孟津城里,受工部管辖。

  此刻,巡河御史并五处河道督工,都集中在孟津河道督工的议事堂里,向陆安澜汇报情况。

  毫无例外,都在哭穷。

  “黄河水势极大,修筑堤坝所投土石,扔下去十担,方得一担留了下来,其余的都被冲走。光这山石土方,就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桃花峪刘督工愁眉苦脸道。

  其余各处的督工也都纷纷附和。

  “钱财之事,稍后再议。我只问你们,春汛若来,有几分把握?如今的河堤可还有什么问题?”陆安澜坐于上首,问道。

  “孟津历来水势最大,冲刷最厉害,堤坝损伤也多。去年春汛后,堤坝多处坍塌。秋冬虽日夜赶工,然而仍有几处堤坝只加固了一层,就怕抵挡不住。此时河水上涨,我们也只能看着,束手无策。”陈督工道。

  “桃花峪却是河沙堆积,水流缓慢,春汛若来,河道淤积过多,恐怕就要泛滥而出。”刘督工道。

  黄河自高原而下,孟津首当其冲,水势最大。其后水势减缓,至桃花峪而泥沙淤积,风陵渡、胶东也都是这种情况。因此,堤坝是越修越高,河道是越来越宽,侵占良田地亩。

  见五个督工都在说自己河段的问题,陆安澜不由得皱眉,声音冷肃,问道;“你们筑堤多年,竟是都不曾认真想想解决办法?此刻竟是坐以待毙的意思么?若是真的决堤,你们就打算在一旁看着?”

  {城城独家}

  陆安澜这般疾言厉色,众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李利,你说怎么办?”陆安澜点了河道御史的名字。

  李利的背后冷汗涔涔而下,道:“大人,我们也有采取错失,将砖石置入竹笼之中而扔去河中,此乃前朝的做法,可不知为何仍是冲走极多。”

  陆安澜道:“口说无凭。我这就让人到各督工衙门,取了各地今岁的账册,且看看是怎样的花销,也好进一步请款。烦请各位大人给出手书,我即刻派人前去取账册。”

  众人闻言,心中大骇。他们都听说新上任的枢密使大人行事果决、雷厉风行,可全然没想到他这般不按常理出牌。

  春汛眼看就要到了,他却在此时核查账目,就不怕各地河堤出了问题,无人处理得了?

  众人在河道上督工多则十年,少则数年,对于治水,自问多少比一般的官员强。陆安澜则是前年才升任枢密使,也是头一次到河道上巡视。

  当下,那刘督工就倚老卖老,道;“大人,春汛在即,是否先集中精力对付洪水?账目待到了秋冬,再一一核实就是。”

  陆安澜眼皮子都未动一下,道:“我们自然集中精力对付洪水,核实账目另有其人,不会误了各位大人的正事。何况,这回核查清楚了,我回京才好给各位大人拨款。至于陈大人,就烦请亲自走一趟,取了账册来,置于议事堂偏厅。我即刻派人核查。”

  当下,有人拿着纸笔给众人,让他们写信。众人再不情愿,也只得写下了如账本的信函,加盖印信。陈督工也在陆安澜派人陪同之下,前去取账本。

  底下众人的神情,或多或少透露出不情愿来。陆安澜打的就是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来查,杜绝其通风报信、更改账目的可能。河道已有数年未曾受到上峰的检查,除非极为老奸巨猾,否则也不可能提前预留两套账册,以备检查。

  剩下的,就看谢如冰等人的功夫了。

  此次来孟津,他就是打着收拾河道众人的目标。随行人员,除了谢如冰,还有好些精通水利的官员,以及账房先生。就等着把旧人撸了,填补新人进去。

  黄河防汛乃是中原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不可轻忽。大周若要一统天下,真要与楚国、南诏等国对战,中原必须安宁。

  第37章 查账 ...

  很快, 孟津的账册就送到了偏厅。陆安澜早派了亲信,守在外头。红菱请了谢如冰进去,另外还有几位账房先生。他们见到谢如冰, 微微有些惊讶, 有的心中是不以为然, 有的则是被她的美貌所惊艳。

  都知道她是陆安澜派来的,只当她得了陆安澜的宠爱,来过过眼瘾。

  谢如冰也无暇顾及这许多,只想早点核对出问题,好得空去寻父亲, 当下拿起账册, 认真看了起来。

  因有数年未曾核查, 账本甚多, 厚厚的几摞。可是,谢如冰看得极快,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就看去了大半。直到中午, 饥肠辘辘, 肚子叫了起来。

  她看得眼睛发酸,站起身来, 伸伸腰, 揉揉肩膀,还欲再看。红菱在一旁将她拦住了,道:“谢小姐, 先用午膳吧。且休息休息,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谢如冰确实累了,想了想,跟着红菱回房用膳。

  孰料,陆安澜竟在房中,正端坐在餐桌旁,喝着汤。

  “你不是要去堤坝上实地走访么?”谢如冰问道。

  她肚子饿,也管不上许多,坐下来,拿起碗筷,就要开始用米饭,颇有狼吞虎咽之感。

  谁知陆安澜竟伸手从她手中拿走了饭碗,把汤碗推到她面前,道:“先喝汤,不然你肠胃受不了。一会疼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生母姜氏体弱,谢如冰肠胃本就虚弱些。为了肠胃舒服些,郎中建议她饭前喝汤。

  谢如冰愣了一下,不曾想陆安澜竟还记得。她不由得抬头看了他一眼,就见他道:“吃吧。”

  谢如冰方默默端起汤碗来喝汤。

  “今天看账目,可有眉目了?”陆安澜问。

  谢如冰点头:“有些猜测了。且等我下午看完。”

  “好。要什么,就尽管同我讲。下午我到堤坝巡查,你若有事外出,蒋七自会护你。”

  谢如冰再次点头,就默默用膳了。

  屋内一时安静,倒是陆安澜吃了一会,见谢如冰甚少吃菜,看了看她瘦削的身材,忍不住给她夹了菜:“你怎的吃的这么少?如何长高长大?多吃些才好。”

  谢如冰看着碗中堆起的菜,微微苦恼道:“我吃不下那么多呀。何况,世人都爱窈窕淑女。我听说楚国有位妃子,三寸金莲,能掌上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