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1 / 2)





  当院停了辆汽车, 陈雪红眼不瞎, 怎么可能看不见, 有心想和弟媳妇聊聊,董问萍却低着头,拎着菜刀哐哐的切肉, 当她不存在似的,啥表示没有, 她便是看不懂人眼色,也知道这妯娌不想理她。

  她站了下,觉得怪没趣,跟董问萍打了招呼,就打算回家了。

  董问萍撩起眼皮望了眼她的背影, 又继续切肉,心里却不停的骂她,以前表现的那么孝顺,她还真以为她是十里八村的贤孝媳妇呢,都到家里了也没说去看看老头老太, 拿着钱就走了,贤惠呢孝顺呢?哼, 可见都是假的。

  堂屋里。

  沈碧华坐了会儿, 就坐不住了, 拉着贺老太太的手,说要去顾家瞧瞧。

  两个老太太说走就走,傍晚的十月有点凉意, 沈明悦拿了厚大衣出来,让奶奶换了,贺老太心里感叹一句,领养的孙女养好了也有孝心,不过却不羡慕,她孙子孙女也孝顺她,所以没啥好羡慕旁人的。

  两老太太边走边说着,沈碧华这才知道孙女以前卖豆腐挣了一笔钱,后来卖鱼也挣了不少钱,不然也不能就这么在省城买了房子。

  沈碧华欣慰又心酸,没娘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这孩子不仅没娘,也没爹。

  沈明悦听了贺奶奶的话,对姐姐佩服的不行,她一直知道姐姐能干,没成想这么能干,感叹着,如果姐姐在奶奶身边长大,上辈子还有她什么事儿呢?

  王方媛没啥想法,嫂子能干,这不正常吗,有啥好意外的?

  贺老太太又拉着沈碧华,显摆的道:“羡羡这孩子不仅勤快能干,她还孝顺,没啥私心,她去了省城豆腐摊就给了博源,博源挣了钱,她又把思璇还有博文都弄到省城去了,不怕你笑话,我这孙媳妇别说百里挑一,就是千里挑一都困难的很。”

  人活到古稀之年了啥事没见过,这么没私心的媳妇,她还真头一回见。

  沈碧华脸上表情真是一言难尽,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亲家老太太真有意思,夸她孙女她喜欢,可是,这满脸的显摆炫耀是怎么回事?当然,你要显摆她孙女,她也高兴,可是跟她这当奶奶的显摆,不会选错对象吗?

  我孙女多好,我不知道吗?要你在这里夸的好像你孙女似的。

  沈碧华即便不愿承认,她也得承认,她就是吃醋了。

  我孙女我还没享受到她的孝顺呢,到来孝顺你这婆家奶奶了。

  沈碧华脸色僵硬片刻,内心想法十分丰富,不过她也得承认这亲家奶奶是个好脾气人,孙女嫁到这样的人家,虽然日子穷苦了些,不过不受人气,这就比什么都强,穷点怕啥,她有钱啊,她就这么一个孙女,她的东西不给她,还能给过马路的不成?

  两人说着聊着到了顾家院子门口,篱笆墙,泥土房,沈碧华站在门口,耳边是贺老太太的话语,“羡羡和她外婆以前就住在这里,打小就每天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忙个不停。”

  她脑海里浮现一副画面,那是小小的羡羡在这里忙忙碌碌不停干活的身影。几十岁的老人想到这些,瞬间变得苍老了些,她该早点找到她的。

  沈明悦望着面前矮小的泥巴夯就的房子,根本不能想象姐姐竟然是在这里长大的,而在这里竟然也能养出姐姐那么不简单的姑娘。

  刚刚在贺家看到的一切,让她以为那就是农村人生活的常态,走出贺家,她才发现贺家那几间瓦房在这个村里,简直鹤立鸡群,头一户,最平常的应该是眼面前这种泥巴茅草房。

  沈碧华没有沈明悦那么天真,对于这时候的农村,她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贺家能盖的上那几间大瓦房,根本不是一般的富裕。虽然不能跟她们比,但在这个村里,绝对是有钱人家。

  几人进了院子,贺博源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他正在熬煮豆浆,穿着白大褂子,两手拿着锅铲,还有大勺子,根本没空闲,看到几人先笑了起来,等到几人走进,他才问他奶奶这几位是谁。

  贺老太就跟他介绍,这是你嫂子的奶奶还有你嫂子的妹妹。

  贺博源一听是嫂子的奶奶还有妹妹,热情的招待她们坐下,回屋盛了几碗豆浆加了糖,端出来给她们尝尝鲜。

  这豆浆闻着确实香,不怪乎顾羡到了省城还在念叨着,沈奶奶就听她念叨好几回了,沈碧华想着这是孙女念了好久的豆浆,怎么也要尝尝,也没客气端着碗,就慢慢喝了起来。

  沈明悦也挺喜欢,毕竟是正宗的老磨豆浆,沈家大宅里有石磨,后来宅子被她卖了,想磨豆浆喝都喝不到,那时她就忍不住回想起大宅的好来,而老磨豆浆也硬生生成了她的执念,重生后,她心里事多,没想到泡些黄豆,磨点豆浆喝。

  在姐姐老家能喝到梦寐以求的豆浆不得不说是惊喜了。

  豆浆新鲜可口,带着一股浓浓的豆香味,还没添加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王方媛和贺老太太也都喜欢,贺老太太端着碗跟沈奶奶说:“自从喝了豆浆,我身体都比以前硬朗了,我现在天天早上都要喝碗豆浆,才舒服。一天不喝豆浆浑身就不得劲。”

  沈奶奶拿出手绢抹抹嘴,就说:“喜欢喝就喝呗,虽然豆腐要赚钱,但咱们自己也得管够才行,不然挣钱做什么?”

  这话贺老太认同,他们家的情况虽然不能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豆浆,她还是喝得起的,谁让她孙子就是卖豆腐的呢?

  喝完了豆浆,贺博源又煮了几碗豆腐脑,问了几人的口味,放了盐巴或是糖,端了出来。

  豆浆好喝,豆腐脑也好吃,这么一喝一吃的,沈奶奶怪不好意思的打个饱嗝,晚上该不用吃饭了。

  几人在这里没呆多久就回了贺家,沈奶奶望着远处云雾笼罩下的大山,心里发沉,却依旧坚持明天亲自走一趟大山,哪怕找不到儿子,她也要亲自看看儿子失踪的地方,就当,就当这山是她儿子埋骨的地方,她当娘的来看看儿子,让他知道他娘没忘记他,时时刻刻都在念着他,也好让他安心。

  沈奶奶情绪不是很好,贺老头贺老太还有董问萍都挺理解,换成谁,心情都不会太美妙,沈明悦虽然担忧,但也毫无办法,只希望奶奶早早从失去儿子的悲伤中走出来。

  儿子失踪二十多年,来到儿子失踪的地方,沈奶奶伤心肯定是伤心,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伤心,毕竟早已有了心里准备,何况这里是别人家,她如此作态,并不合适。

  她收敛起情绪,也没说啥歉意的话。当然董问萍几人也不可能介意,别说是儿媳妇奶奶了,就是一个陌生人,人家缅怀了几下儿子,他们也不能介意。

  次日,王方媛骑着贺博言以前的自行车回家去了,董问萍没送她,她还要陪沈奶奶去山里,她们几个女人还有个老人,虽然有张叔在,毕竟他对这里不熟,所以贺老爷子不放心,就让贺博源跟着去,他则去镇上送豆腐,别看他一把年龄,老头子一个,赶起牛车,也跟年轻人相差不多。

  好在最近雨水少,天气干燥,路面不泥泞,徒步而行也不黏脚,董问萍找了两双刚做的布鞋,让沈碧华还有沈明悦换上,她和博源各背了一个背篼,里面放了斧头锯子还有干粮,免得路上口干了饿了,也好充饥。

  沈明悦扶着沈奶奶脚步蹒跚的在董问萍母子后面跟着,张叔殿后。

  走了半小时,沈家祖孙俩就累的气喘吁吁了,董问萍笑着建议,坐下歇息会儿。

  任是沈奶奶平时傲娇的不行,此刻也吃不消,歇歇肯定要歇歇。

  董问萍从背篼里拿出两件破衣服,往旁边石头上一垫,说道:“这样垫着不冷,大娘,你和明悦坐这上面吧。”

  沈奶奶这会儿也不讲客套了,一屁股坐了上去,沈明悦倒是让董问萍坐。董问萍挥手,刚走了半小时,这才哪到哪儿?她根本不累。

  沈明悦怪尴尬的,婶子都不累,她一个年轻姑娘却累的迈不动腿,看来她得锻炼锻炼体力了,没个好身体,做什么事都不行。

  董问萍和自家儿子换个眼神,她觉得今天这趟行程,走不了多远就得往回走。沈大娘这体力就不说了,就是沈明悦也不行。不过,不管她们祖孙俩能走多远,他们今天都奉陪到底。

  张叔原先是军人,退伍后也一直不忘锻炼,爬坡上坎的倒是比董问萍还有贺博源看着都轻松写意。

  祖孙俩歇好,董问萍把破衣服收到背篼里又继续上路,走了没多久,沈奶奶就停下了脚,她真不行了,扶着旁边的大树粗喘着气,看了眼腕上的手表,都上午十点了。

  董问萍瞅着这祖孙俩就忍不住发笑,爬山不容易,下山也不容易,等会回去的时候,还要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