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章(1 / 2)





  一个时辰后,小宫女晴空带着林氏做好的槐叶冷淘,连同顾香生亲笔所写的一封信笺一道回宫。

  此时已经将近戌时,往常这个时候,魏临一般都要在灯下看会儿书,不让任何人打扰的,她本以为今天也是如此,没敢让人去通禀,便带着那槐叶冷淘进了长秋殿的小厨房。

  谁知过没一会儿,思王身边就有人亲自来找晴空:“你怎么到这会儿才回来,思王方才问了三回了,顾四娘子有没有让你带什么口信和东西回来?”

  晴空忙道:“有有!有吃食和书信呢,我以为殿下在忙,就不敢叨扰!”

  杨谷嗔怪:“你怎么就没个眼力劲!若非见你名字正好与顾四娘子家两名婢女相契,思王如何会遣你去顾家送东西?思王既有这份心思,说明他对这件事定是重视的,你一回来就该禀报上来了!”

  晴空连连赔笑请罪:“都怪我年纪小不懂事,多谢杨内侍提点!”

  她生得甜美可爱,又有思王发话,杨谷就不多为难她:“赶紧提上东西,与我去见殿下!”

  待晴空随杨谷到思王跟前,后者果然正在看书,一边提笔作标注,极为认真,但一看见晴空,他就搁下了笔:“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他的语气很温和,更谈不上质问,但晴空还是莫名紧张,忙回道:“四娘子也让婢子带了吃食回来送与殿下,还有一封书信。”

  她将书信连同食盒一并呈上。

  魏临一看那碗槐叶冷淘就笑了,再拆开书信,却见里头只写了一句诗: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这诗出自杜甫,写的正是槐叶冷淘,不过顾香生独独引用这一句,乍看未免令人摸不着头脑。

  古人有一冰心玉壶借喻志向高远,心存高洁之意,以他对顾四的了解,对方显然不是因为这首诗正好写了槐叶冷淘,就随意挑了这一句,而是借诗喻人,劝慰魏临。

  因为这一句诗的下面,还有一句: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魏临拿到这份平凡无奇的礼物,却是第二次露出了笑容。

  杨谷心中惊奇万分。

  他自跟在魏临身边十年有余,还从未见过魏临笑得如此开心。

  “依奴婢说,顾四娘子未免也有些小气和记仇了,殿下虽然送了一盘煎饼,她也不能就回送一碗槐叶冷淘呀!咱们宫里什么没有,槐叶冷淘也做得比外头精致好吃呢!”

  杨谷当然不是在说顾香生的坏话,他只是故意想逗魏临说话,让他开心一下。

  魏临被废太子之位后,长秋殿内外都小心翼翼,唯恐惹了主人不开心。

  不过他们惊奇地发现,魏临虽然一夜之间从太子变为思王,却并没有什么不开心的表现,既没有像被流放到黄州去的临江王那样大哭大闹以博取皇帝注意,更没有唉声叹气愁云惨淡哀莫大于心死,还是照旧吃睡读书,照旧对父亲态度恭谨,仿佛一成不变。

  但怎么可能真的一成不变?

  杨谷单是想想也觉得憋屈,魏临这个太子,打从出生时就册封了,他既是元后嫡子,又是皇室长子,大魏没有人比他更拥有储君的正统地位。

  更何况他自小上进,礼贤下士,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若非说与文人走得太近也是罪过的话,那一开始也是陛下授意的。皇帝为儿子聘来名师教导,儿子表现出色,引得师傅们倾囊相授,忠心追随,谁知到头来,当儿子的却因为太过努力而引来皇帝父亲的不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偏偏皇家就有。

  就算魏临表现得再平静,杨谷也能隐隐感觉到隐藏在对方内心的阴霾,这也是正常的,谁遇到这种事情,真能毫不在意?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自从思王迁来长秋殿之后,笑容明显少了许多,行事也更加低调了,平时没事的时候基本不踏出长秋殿一步,除非皇帝有召,或者朝会议政的时候。

  仔细算起来,他会主动派人出宫给顾香生送东西,这还是废太子以来的头一遭。

  杨谷甚至细心地发现,魏临在看到顾四娘子回信时所露出的笑容,也要比往常真心几分。

  看来这门亲事还真是结对了。

  先前听闻皇帝赐婚,他第一反应就是忿忿不平,觉得皇帝有意杯葛思王的势力,所以才为他找了个毫无势力的外家。

  但现在看见思王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难道这桩婚事并非皇帝强硬指派,而真是思王自己心甘情愿求来的?

  这些想法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那头魏临听了他的话,却破天荒为顾香生辩解:“我与她说过,先母曾为我做过槐叶和面捏的猫耳朵,想必她是觉得面汤难放,才做了这槐叶冷淘。”

  杨谷恍然大悟,不免又觉得有些震撼,思王虽然好说话,却不是一个愿意轻易向旁人吐露心事的人,更不必说谈起已故的昭穆皇后了,他能对顾四娘子说起这些,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

  “你做得很好,这里没有什么事了,先退下罢。”魏临温声对晴空道,随手将腰间一串玉珠璎珞解下来赏给她。

  待小宫女退下,他又看了那槐叶冷淘一眼,竟是吩咐杨谷:“去拿一碟醋和一双筷子过来,我也有些饿了,正好吃点。”

  杨谷又开了一回眼界,要知道魏临洁癖极重,轻易也不吃外头的东西的。

  这回,竟是为了顾四连连破例。

  ☆、第48章

  思王与顾香生二人的婚事,正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中,虽然思王如今已不是太子,但皇帝亲自下旨,令礼曹隆重操办,有了这句话,礼曹那边自然不敢半分怠慢,这就注定了一切都要按照流程来进行,甚至还会比既定流程再精细几分。

  二人的生辰八字经过卜算,出乎意料地顺利,结果是大吉,无须再为了得出一个好结果而进行第二第三回,日期也定了下来,就在明年四月,也正好就在顾香生十五岁生日之后。

  时间很充裕,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四月,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不过按照长幼有序,顾香生的婚事都定了下来,排行第三的顾眉生却还没着落,未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氏着急得不行,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地说焦太夫人偏心,在她看来,焦太夫人正是因为自己连生了两个女儿,所以才冷落了他们二房,否则以顾国原本的受宠,顾眉生的婚事自然应该比顾香生更好才是。

  在李氏看来,自家女儿自然是世上最好的,温柔听话,娴淑有礼,别说找个好人家,连配益阳王也绰绰有余,只是顾家已经出了一个顾香生,自然就不可能再有其他女儿嫁入皇家,这个念想只能断了。

  这段时间她频频带顾眉生出席宴会,明里暗里打探,旁人对顾眉生也都赞不绝口,加上顾琴生和顾香生都找了一门好亲事,连带顾眉生能议亲的对象门槛提高不少,但上门来议亲的人,李氏依旧一个也不满意。

  反是顾眉生性情内向,本来便不大愿意在人前频频抛头露面的,被母亲拉着连续参加了好几次宴会之后,竟也暂时不愿意再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