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1 / 2)





  焦太夫人也不搭理她们,直接道:“我这病怕是一时半会都好不了了,你们各房便轮流在我跟前侍奉汤药罢,明日先由子寿开始罢。”

  顾经听自己的名字被点到,不由道:“阿娘,我明日还要上早朝,让许氏……”

  焦太夫人不悦道:“怎么,亲娘病了,你连床前侍奉汤药都做不到,谈何孝道?”

  顾经暗暗叫苦,也不知道老娘今天吃错了什么药,可他也不能就这个问题继续辩解下去,只得应了下来。

  焦太夫人长吁短叹:“我已经老啦,也不知道还能看见你们几日,你们连这点空都不愿抽出来陪陪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本是要强的人,平日也不作颓丧柔弱之态,偶尔为之,反倒挺有说服力的。

  众人自然纷纷安慰她不要动气,顾经也不敢再吱声了。

  顾香生在旁边默默地为祖母的演技点了个赞。

  翌日果然出了事。

  场面远比焦太夫人和顾香生预料的还大。

  皇帝在朝上当即颁布废太子诏书,许多人始料不及,当场就懵了。

  但也有人当即上奏劝谏,反对废太子,言道巫蛊案尚未有定论,太子无明显过错,废之不能得人心云云。

  其中,便有时任太傅的朱襄。

  皇帝勃然大怒,斥朱襄为沽名钓誉之徒,下令将其赶出廷上,朱襄不堪受辱,当廷触柱,幸而边上众人眼明手快及时拉住,朱襄没有当场脑袋裂开脑浆四溅,可也撞得满脑袋血,只怕伤势不轻。

  当时场面之乱,据老二顾国描述,那简直是跟菜市场一样。

  朱襄因为受伤而免罪,皇帝念在他年高德劭的份上不多加追究,但其他人就没有这样好运了。

  那些帮太子说话的,通通被施以杖责,皇帝的斥责更是诛心,说他们的忠是忠于太子,而非忠于皇帝。

  自始至终,作为主角,太子魏临都伏身跪在一旁,默默不语,连头都没抬起来过。

  别人根本看不见他的表情,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顾家人都听得胆战心惊。

  许氏不由连声阿弥陀佛,道:“还好夫君今日没有去上朝,否则只怕要被牵连!”

  顾经没有说话,但他心里未尝不后怕。

  若他当时在场,在没有预料到皇帝会有如此激烈反应的情况下,说不定还真会像朱襄那样出头帮太子说话。

  李氏也忙问顾国:“你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顾国白了她一眼:“妇人无知,当时乱成那样,哪里有我开口说话的份,进言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不吱声的,连王相都不曾开口,我又去凑哪门子热闹!”

  焦太夫人问:“那陛下可有说要立新太子?”

  顾国摇首:“没有,大朝会上一般只是走走形式,今日陛下会宣废太子诏,已经出乎所有人意料。”

  顾经起码是个定国公,还有秘书少监的官职,列朝的排位也靠前些,顾国官位卑微,也就大朝会上还能在皇帝面前露露脸,且是遥遥站在大门旁边的那种,连皇帝的声音都未必能听清。

  离得远,低调,什么事也没有。

  焦太夫人这才放下心,叹道:“这局势一阵一阵的,真是令人不安生,也不知新太子会出自谁家!”

  李氏笑道:“依我看,自然还是益阳王的机会大一些,陛下几个儿子里边,也就益阳王最得宠,最出息了!”

  焦太夫人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顾国瞧出端倪,忙打断李氏:“你少说两句!”

  李氏撇撇嘴,不甘不愿地住了嘴,心里想着过段时间安定下来之后,宫中估计会有宴会,到时候她要好好为两个女儿筹划一番才是,三娘转眼也到了适婚年龄,太夫人只顾着自己侄女留下的嫡亲大孙女,自己作为亲娘,却不能不为两个女儿多考虑一些。

  在场众人神色各异,焦太夫人看在眼里,心下摇头。

  对顾香生来说,太子被废这个消息固然惊人,可暂时与她也没有太过直接的联系。

  反倒因为夏侯渝生病的缘故,这阵子一有空,她就会上门去探望。

  夏侯渝也是命大,一场在时下足以夺命的病症,最终还是被他挺了过来,如今身上热症已退,他也可以自己吃东西了,下床走走了,只是还不能出门,大夫交代最好休养上一月半月的,才可彻底恢复元气。

  为此,连同药材和诊金,顾香生整整花去了三金,虽然张芹说要还,可以他们现在的状况,就是再过十年只怕也还不起,顾香生索性就卖个大方,让张芹不必还了。

  这一日,魏初和顾香生二人过来探望夏侯渝,待了一个时辰左右,魏初有事先走一步,顾香生为了多陪夏侯渝一会儿,便拿了本书给他讲,准备等他睡了再离开。

  她前脚刚走没多久,后脚就又有人敲门。

  夏侯府实在寒酸得可怜,连个像样的门子也没有,仅有的两个粗使婆子被放了假,张芹出门采买东西,总不能让病人下榻去开门,碧霄只好临时充当一下主人。

  过了一会儿,便见碧霄蹬蹬跑到房门口,朝顾香生招手。

  见夏侯渝已经睡过去了,她便放下书往外走。

  “怎么了?”

  “徐郎君来啦!”小丫鬟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也不知道兴奋个什么。

  顾香生过去一瞧,还真是徐澈来了,身后还带着个小厮,手上提着大包小包。

  “你怎么来了?”顾香生也很讶异。